孟子说仁义19

2022-04-01 21:58:18 /作者:韩金英/浏览:1271

【原文】

王子垫问曰:“士何事?”

孟子曰:“尚志。”

曰:“何谓尚志?”

曰:“仁义而已矣。杀一无罪非仁也,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。居恶在?仁是也;路恶在?义是也。居仁由义,大人之事备矣。”(尽心上33)

【译文】

王子垫问:“士应当做什么?”

孟子答道:“崇尚自己的心志。”

垫又问:“什么叫崇尚自己的心志?”

孟子答:“实行仁和义而已。杀一个无罪的人就是不仁;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占有就是不义。住处在哪里?以仁为家;路在何方?以义为路。以仁为家,以义为路,身在高位者的事业就完备了。”

【分析】

1、通古今,学问很高的人叫士。有了知识以后,人最该做的就是立志,明心见性,回归初心,成就个体的共性,为整体、为人民做贡献,叫立志。

2、实行仁义,首先要修身有成,成就心光,才可以实行仁义,从修身到齐家,培养成功了,可以更大范围地舍光,造福社会。

【原文】

孟子曰:“有人曰:‘我善为陈,我善为战。’大罪也。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焉。南面而征,北狄怨;东面而征,西夷怨,曰:‘奚为后我?’武王之伐殷也,革车三百两,虎贲三千人。王曰:‘无畏!宁尔也,非敌百姓也。’若崩厥角稽首。‘征’之为言‘正’也,各欲正己也,焉用战?”(尽心下4)

【译文】

孟子说:“有人说:‘我很会布阵,我很会打仗。’却不知道这是大罪。如果国君爱仁德,就会天下无敌。往南征讨,北狄人便会埋怨;往东征讨,西夷人便会埋怨,说:‘为什么把我们排在后面征讨?’周武王讨伐殷商,兵车三百辆,勇士三千人。武王对殷纣的百姓说:‘不要害怕!我是来使你们安宁的,不是要与你们为敌。’百姓平鸣笛叩头,‘征’的意思是‘正’,若各人都想着端正自己,哪里用得着战争呢?”

【分析】

1、孟子在离娄上14章说,如果是为了夺地争城死很多人,“罪不容于死,故善战者服上刑。” 孟子是在这话的前提下说会打仗是大罪。武力征服,是不能让心口服心服的。

2、而仁德的征服,不仅让人心服,而且主动要做贡献,因为在生死和道义二者之间选择,人们舍生忘死,宁愿选择道义,为民族的幸福,不怕牺牲个人,舍身成仁,死得其所。所以,争先恐后地上战场。

3、周武王讨伐殷纣王,对殷朝的百姓说,我是来救你们的,殷朝的百姓鸣笛叩头感恩。这就是仁政用于战争,是正义之师,正就是天意正能量,正义合天道,所以必胜。从根本上说,征伐是矫正,把天的正能量传播出去,把邪的纠正过来,人间才会幸福。这就是以老天的仁德能量征服天下,远远胜过武力征服。

【原文】

孟子曰:“不信仁贤,则国空虚;无礼义,则上下乱;无政事,则财用不足。”(尽心下12)

【译文】

孟子说:“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,国家就会空若无人;没有礼义,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;政就是正,政事荒废,等于正能量薄弱,国家财富就不会充盈。”

【分析】

1、国家富强是仁德能量充盈的外在体现,一个人累生累世积的德,是他这一世功名利禄成果的内因,国家的富强,也是同理。礼仪代表的是秩序,是整体的具体化,所以礼义是共性、整体的需要,是国家安定,江山永固的需要。

2、重用贤人,有秩序,有安宁,可以凝聚老天的正阳能量,给正能量化生出繁荣富强以时间和空间,反过来就会国穷民贫。

【原文】

孟子曰:“口之于味也,目之于色也,耳之于声也,鼻之于臭也,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,有命焉,君子不谓性也。仁之于父子也,义之于君臣也,礼之于宾主也,知之于贤者也,圣人之于天道也,命也,有性焉,君子不谓命也。”(尽心下24)

【译文】

孟子说:“嘴巴对于美味,眼睛对于美色,耳朵对于音乐,鼻子对于香气,四肢对于安逸,都很喜欢,这是人的自然天性,但是得到与否,有命运在安排,所以君子不说这是本性。仁对于父子,义理对于君臣,礼节对于宾主,智慧对于贤人,圣人对于天道,是命运,但有天性存在其中,所以君子不说这是命运。”

【分析】

1、美味、美色、音乐、香气、安逸是人的自然性天性,自然天性,能不能得到,有命运的安排,所以君子认为不是本性。一个人投胎来含的仁德能量的光辉的大小,决定了人的寿夭贫富的命运。

 

2、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圣人是本性的外显,无论什么命运的人,都是一样的,是命运共同体。本性是命运共同体,所以不把本性说成命运。本性仁德能量的光辉,不论大小,都是仁德能量,本质相同,叫本性。

 


来源:九重天

分享到 61.4K

上一篇:孟子说仁义18

下一篇:清明就是头脑清醒
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艺术工厂路B区1排9号
  • 电话:010-61519601
  • 手机:18600383319
  • Q Q:1077804864
  • 邮箱:hanjinying001@sina.com
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