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水不濡的来龙去脉

2024-12-04 15:39:25 /作者:韩金英/浏览:213

五千年的传承
《列子》黄帝篇:“黄帝放万机,舍宫寝,去直待,彻钟县。减厨膳,退而间居大庭之馆,斋心服形,三月不亲政事。昼寝而梦,游于华胥氏之国。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,台州之北,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;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其国无帅长,自然而已。其民无嗜欲,自然而已。不知乐生,不知恶死,故无夭殇;不知亲己,不知疏物,故无爱憎;不知背逆,不知向顺,故无利害:都无的爱惜,都无所畏忌。入水不溺,入火不热。斫挞无伤痛,指擿无痒。乘空如履实,寝虚若处床。云雾不硋其视,雷霆不乱其听,美恶不滑其心,山谷不踬其步,神行而已。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,召天老、力牧、太山稽,告之,曰:‘朕闲居三月,斋心服形,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,弗获其术。疲而睡,所梦若此。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。朕知之矣!朕得之矣!而不能以告若矣。’又二十有八年,天下大治,几若华胥氏之国,而帝登假,百姓号之,二百余年不辍。”

黄帝为自己养生忙乎了十五年面容憔悴。为治理天下忙乎还是面容憔悴。他明白都错了,放下一切。白日做梦,去到了华胥国,那里的人们纯自然,只有一心,没有分别二心。因此可以入水不溺,入火不热。黄帝得道后,又过了二十八年,天下大治,几乎和华胥氏之国一样,而黄帝却升天了,老百姓悲痛大哭,二百多年也不曾中断过。这是入水不溺,入火不热,见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。

战国早期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列子的长生理论,影响指引着后世。

战国中期的另一位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庄子,在《达生》中说:“至人潜行不窒,蹈火不热,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。请问何以至于此?”关尹子回答:“是纯气之守也,非知巧果敢之列。”庄子在痀偻承蜩中借孔子的话,解释了原因。孔子在楚国,见一位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蝉,就好像用手拾取一样轻松。老人告诉孔子,他这手绝活是怎么苦练而成的,而且他还说:粘蝉时,我把天地万物全都放下,只知道有蝉翼的存在,这样怎么会得不到蝉呢?孔子议论道:“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,其痀偻丈人之谓乎。”也就是专注,持之以恒地制心一处,十年八年慢慢练出来的。

秦朝的秦始皇对生命的不朽也欣然向往。《史记▪秦始皇本纪》记载:卢生说始皇曰:“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,类物有害之者。方中,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,恶鬼辟,真人至。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,则害於神。真人者,入水不濡,入火不爇,陵云气,与天地久长。今上治天下,未能恬倓。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,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。”於是始皇曰:“吾慕真人,自谓‘真人’,不称‘朕’。”又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长生不老之药。秦始皇的咸阳宫屋顶的铜朱雀、殿内的国宝和氏璧,都证明秦始皇是懂真东西的,绝不是后人误解的愚昧荒唐。不怕水火的人是心光,朱雀是心光的能量象,和氏璧是肾气的白玉光色。

到了明代的《西游记》第七回中说孙悟空的来历:“圆陀陀,光灼灼,亘古常存人怎学?入火不能焚,入水何曾溺?光明一颗摩尼珠,剑戟刀枪伤不着。”

从黄帝到周朝、秦代、汉唐、宋元明清的几千年,天人合一,心光不朽,被历代帝王继承,是中华文明中最伟大的部分,无知的当代人不懂还嘲笑帝王贪生。最近看了纪录片《帝陵》,汉唐帝陵,视死如生。就是心光不朽的史证。心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“仁”,甲骨文的仁字是千心为仁,生命共同体,天下一家。这样内在的追求,体现为秦始皇统一中国,汉文帝刘恒对黄老哲学的追求,无为而治,清净俭朴的一生。他没有遵循刘邦规划的皇陵安排,选凤凰山做自己的陵墓。凤凰嘴极像一只凤凰的头部,两侧延伸的原地坡面构成两只凤翼,纵横坡间的沟、梁组成了凤翼上的筋骨。这说明刘恒懂凤凰是心光的象,心光是永生体。刘恒陵园的名字叫盛德园,盛大的德行会造就千年盛世,心光就是德一之光。因为有了汉文帝这样开悟的明君,才有了汉初的文景之治,为汉武帝的伟业,奠定了能量基础。老天又安排了刘恒的妻子窦太后长寿,这位窦皇后在文帝驾崩、景帝即位之后成为窦太后,直到汉景帝驾崩六年后才逝世。刘恒对黄老哲学的追求,由窦太后一直坚守到汉武帝时代。汉武帝实现了秦始皇的梦想,他是大汉王朝的天之骄子,代天巡狩,抚育万民。在他的率领下,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王朝。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的文化方略和天人感应的治国理念。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,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,汉武帝要天下统一思想,统一到儒家天人合一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思想上来。坚守国家的统一,是此后历代王朝着力构建的政治理念。唐高祖李渊,为了统一天下而征战,还来不及造陵。李世民、武则天则是汉代皇帝追求的继承者,这才有了大唐盛世,那个时代的伟大心灵,造就了一批伟大的艺术家。到了宋元时期的理学,把天理的逻辑变得简化清晰。到了明代的小说《西游记》的问世,更是把天人合一的修行过程全盘托出。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兴盛,离不开伟大的思想做后盾。


来源:微博

分享到 61.4K

上一篇:《列子》释义,即将出版

下一篇:韩金英油画华服秀
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艺术工厂路B区1排9号
  • 电话:010-61519601
  • 手机:18600383319
  • Q Q:1077804864
  • 邮箱:hanjinying001@sina.com
QQ